《立定跳远》教学设计
?
一、指导思想
贯彻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强调实践性特征,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,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,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、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,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,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和方法,增强学生体能,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、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,促进学生健康、全面发展。通过选择立定跳远的教材课,让学生观看示范,听教师讲解,自己反复练习等手段能够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。同时创设一种轻松、愉快的学习环境,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,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。
?
二、教学目标
? ? 1、通过对立定跳远动作的学习,使80%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,并提高技术动作,20%的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法。
? ? 2、通过反复的立定跳远练习,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。
? ? 3、通过游戏竞赛等练习,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、组织纪律性以及顽强拼搏和面对失败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。
?
三、教材分析
立定跳远是体育教学中的基本技术,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立定跳远的技术学习并不复杂,但要做到跳的远则比较困难。因此,本节课着重解决学生的技术动作的正确学习,为以后的继续教学打好基础。
?
四、学情分析
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,年龄大致为11、12岁左右,该年龄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对新事物兴趣较强,有较强的学习能力。在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,反复练习循序渐进,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。
?
五、教学重难点
? ? 起跳前,屈伸膝蹬地发力和摆臂配合协调。
?
六、教学流程
课堂常规、热身活动、学生自主学习、立定跳远教学及练习、放松活动、课堂小结。
?
七、场地、器材
操场、辅助垫四十五个、录音机一台
?
八、教学效果
平均心率100—110次/分? 练习密度40%—45%? 强度指数:1.3—1.5
?
?
?
《立定跳远》教案
教学内容 |
立定跳远 |
授课人 |
张小美 |
||||||
课型 |
新授课 |
班级 |
三年一班 |
||||||
教学目标 |
1、通过对立定跳远动作的学习,使80%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,并提高技术动作,20%的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法。 2、通过反复的立定跳远练习,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。 3、通过游戏竞赛等练习,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、组织纪律性以及顽强拼搏和面对失败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。 |
||||||||
重点难点 |
蹬地摆臂配合协调 腾空展体动作舒展 |
||||||||
教学顺序 |
课堂常规---热身活动---学生自主学习---立定跳远教学及练习---放松活动---课堂小结 |
||||||||
顺序 |
教学内容 |
教师活动 |
学生活动 |
次数 |
强度 |
时间 |
|||
准备部分 ? |
? 一、课堂常规: 1、整队、师生问好、报告人数及见习人数。 ? 二、准备活动: 1、不差钱(游戏) 2、热身操 |
? 一、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。 ? 二、准备活动: 1、不差钱(游戏) 2、热身操 ? 提出要求,讲明注意事项。 |
组织形式: ××××××× ××××××× ××××××× ××××××× ? ? ? ◎ ? 要求:学生精神饱满,队列整齐。 |
1 |
小 |
8 分钟 |
|||
基本部分 |
? 一、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小秘籍,通过小组讨论、自由练习的形式来自主学习。 ? |
? 教法: 1、教师提供立定跳远小秘籍。 2、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提出问题。 3、教师进行巡视指导。 4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。 |
? 组织形式: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
? ? ? ? ×? × ? ? ×? ? ? × × ? ? ×? ? ? ? ? × ? ? ×? ? ? ? ? × ? ? ? ×? ? ? ? ×? ? ? ? ? ×? ×? ? ? ? ? ? ? ? ? ? 要求: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寻问题的答案。 |
? ? ? 6 | 8 |
中等 |
8分钟 |
|||
? | ? | ? | ? | ? | ? | ? | ? | ? |
顺序 |
教学内容 |
教师活动 |
学生活动 |
次数 |
强度 |
时间 |
||
基本部分 ? |
? 二、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简单分为四个环节: ①预摆 ? ②蹬地 ? ③展体 ? ④落地 ? ? ①动作练习 学生依照教师讲解的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,结合自主学习的经验,找到需要改进的动作环节,着重加以改正及练习,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。 ②辅助练习(展体) ③课课练(平板支撑) ④游戏(搭桥运物) |
? 教法: 1、教师讲解动作的要领。 ? ? ? ? ? 2、教师做完整正确示范。 ? ? ? 1、教师巡回指导(帮助、纠错) ? ? ? 2、教师在重难点动作环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,帮助学生突破。 ? ? 3、教师进行讲解、示范。 ? 4、教师讲解游戏方法。 ? |
? 组织形式:? ×? ×? ? ? ?
? ? ? ×? ? ? ? × ? ? ×? ? ? ? ? ? × ? ? ×? ? ? ? ? ? ×? ? ? ×? ? ? ? ? × ? ? ? ? × × × ? 要求:学生认真观察动作示范,学习动作要领。 ? ? ? 组织形式:(练习) ? ? ? ? ? × ? ? ? ? ? ? ? ? ? ×? ? ?
? ? ? ? ? ×? ? ? ? ×××? ? ? ? ? ? ×××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×? ? ? ? ? ? ? ? ? ? ? ×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× ? ? 要求:①学生进行分组练习,体验腾空展体动作,共同进步。 ? ? ? ②提示安全性。 |
? ? ? ? 3×10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2 |
? ? ? ? ? 中等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小 |
? ? ? 3 分钟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16分钟 |
||
结 束部分 |
? 1、放松活动 ? ? 2、课堂小结 ? ? 3、下课收送器材 |
? 教法: 1、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。 2、指导学生总结,教师补充。 ? 3、下课收送器材。 ? |
组织形式: ? ? ? ? ×? ×
? ? ×? ? ? ? × ? ×? ? ? ? ? ? × ? ×? ? ? ? ? ? × ? ? ×? ? ? ? × ? ? ? ? ×? × 要求:学生身心充分放松。 |
1 |
小 |
5分钟 |
?
运动负荷预计曲线 |
|
平均心率: ? ? 100—110次/分 |
||||
练习密度:? ? ? ? ? ? ? ? 40%—45% |
||||||
强度指数:1.3—1.5 |
||||||
场地与器材:? ? ? ? 操场、辅助垫45个、录音机1台 |
?